读吧无错小说 > 大明:从辽东将门开始 > 第2章 广渠门之变

第2章 广渠门之变


第2章  广渠门之变

        “咳咳.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指挥使咳了几声,引得众人注目。

        看见李顺祖依旧翘着腿没理他,人群中传出不少讥笑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虽然只是恩荫的闲差,但毕竟也是正三品的指挥使,说起来也是有资格插手镇抚司事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往的李顺祖,都是主动行礼甘做下属,从没多说过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不知是怎么了,居然当众不行礼,看起来也没有乖乖去换锦服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摆着,这俩指挥使是要唱对台戏啊!

        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态度,南司的校尉们也不去换锦服了,都是三三两两的聚拢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不给面子,那指挥使脸上挂不住,只好都先把人支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什么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半炷香之内不换好锦服来见本官,等着受罚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有权有势就是爹,南司的锦衣卫们闻言立刻噤声,一个接一个迅速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四下无人,指挥使方才向前几步,加大了音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咳咳咳!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这才从思绪中猛地回过神来,然后就看见了眼前一个满脸愤懑的同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脑海中迅速出现一段记忆,此人便是空降前南镇抚司的本地指挥使,名作冯亮祖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原身老祖宗的不作为,他也是如今南镇抚司真正的实权人物。

        据说,这个冯亮祖还和北镇抚司管理诏狱的千户有些私下关系,因此在南镇抚司内说一不二。

        被派到南镇抚司来的,基本都是锦衣卫内部系统的失败者,就和南京六部那群大臣是京师官斗的失败者被贬黜是一个道理,自然不敢和冯亮祖作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瞅我干啥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显然不太明白这时代的官场,张嘴第一句话就十分的有教无类,震惊了冯亮祖一整年。

        瞅你咋地?

        冯亮祖瞪大眼睛,浑身气的发抖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他这副吊样,李顺祖也立刻明白,自己好像说错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道个歉?

        道什么歉,真男人的字典里,就没有这两个字!

        出口即错,第一句话就得罪人,道歉是不可能的,继续错下去更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李顺祖决定不说话了,等他先开腔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就这么对视片刻,却是冯亮祖率先忍不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他等会还要去广渠门办差,查办袁崇焕不是小事,也能捞不少好处,没时间在这浪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方才他们都朝本官行礼,你为何没有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一愣,下意识笑出了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指挥使,老子也是,为什么要跟你行礼?”

        后世是打工人,这一世还要任人欺凌?

        要是上司,这口气李顺祖说不定就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你一个平级的,跟老子在这装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冯亮祖那点关系唬唬别人还行,李顺祖是真不在乎。

        辽东李氏虽然没落,好歹也曾经是辽东一霸,真惹急了够喝一壶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下来,冯亮祖人直接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站定在原地,缓了半晌才是气急败坏的喃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反了,反了天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本官坐镇南镇抚司六年,还从没有人敢这样和我说话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的心里,到底还有没有上下尊卑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是看出来了,这货就是来找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刚穿越过来,李顺祖是真不想开喷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话音软了一些,把腿从桌上挪下来,站起来揖身,做了做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这等小角色,怎么能入您的法眼,您大人有大量,放过我行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虽说是软下去了,但冯亮祖却怎么听怎么像在阴阳人,心里更不舒服了,根本不想就这么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丢掉的面子,得在众人眼前再找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得让整个南镇抚司知道,这儿的带头大哥还是我冯亮祖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也是不再转弯,直接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查办袁崇焕,兹事体大,南镇抚司两名指挥使必须全部到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指挥不是李氏宗族的长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氏在辽军中素有威望,赴广渠门奉旨查办袁崇焕一事,上头也有严令,点名叫你去,如今你是非去不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刚才在回忆,根本没听到要去干什么,一脸懵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上头?是哪个上头下的令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去能干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所谓点名,自然是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冯亮祖皮笑肉不笑,无心解释,打定主意要让这位李氏子弟长长记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你不用管,就差你了,再不赶紧去广渠门,上头怪罪下来,可就全是你的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才刚穿越,思绪还没理顺,李顺祖是真不想牵扯太多事,小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去行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家里有点急事,我娘病了,需要照顾.”

        冯亮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在借故托词,使了一招激将法,转过身去,冷哼一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就滚回家继续待着吧,废物!”

        堂堂七尺男儿,怎么受得了这种气?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一听这话,心中热气上涌,拍案而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妈的,谁说我不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广渠门,关宁军大营。

        寒风呼啸,凛凛似刀。

        场面一片肃杀,黑色旌旗随着风声猎猎作响。

        似乎关宁军的将士们早就知道钦差是来干什么的,个个都举起了手中刀枪严阵以待。

        营墙上的弓箭手和火铳手,更是将黑洞洞的铳口对准了前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眼人都看得出,一场兵变正在酝酿。

        身着大红蟒袍的钦差太监车天翔浑身一颤,面对着这些终日在辽东与后金军作战的武杀之人,身上的倨傲一下子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彻骨。

        北镇抚司的缇骑们,也都没了平日的耀武扬威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护送车天翔,在关宁军将士的怒视下进入军营,鲜衣怒马再是唬人,在这些将士肩上冰冷陈旧的铁甲面前也都黯然失色。

        闪亮的枪尖对准了广场中央那一小撮锦衣卫,此时此刻的锦衣卫们,是显得那样的无助与弱小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顺祖站在人群之中,看见这一场面,顿时就后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不是因为害怕被波及,因为历史上这场兵变根本没闹起来,自然没什么好怕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因为按照原主那位老祖宗的性格来看,这种场面他多半是做做样子,给冯亮祖那货行一礼然后就溜之大吉了,是根本不会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想着不能改变历史,第一件事就走错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等这事过后,要尽快找到族谱查一查自己后世的家庭属于辽东李氏的哪一支,不然心里总有一个坎过不去,做事情也畏首畏尾。

        冯亮祖是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,属于高官了,又是带队办差,自然要顶在前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京城待了六年,这种场面他也是第一次亲临,脸都吓白了,连后头的李顺祖也顾不上了,生怕闹出兵变死于乱兵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天启末年,新帝崇祯登基以来,在畿辅闹出的兵变大大小小不下百场,外地则更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头兵们事后多半会被朝廷再招抚,但在场的文武臣将都没好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倒霉的是就算没在兵变中身首异处,朝廷为招揽乱兵,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拿他们的人头去抚慰人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查办袁崇焕,万一闹出兵变,宣旨太监车天翔跑不了,南镇抚司负责督办,冯亮祖这个指挥使大概率也是要当背锅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能不怕吗?

        车天翔颤颤巍巍地从宽袍大袖中取出一份金黄卷轴,取出了里面的圣旨。

        圣旨的金黄色直晃眼,但周围的关宁军将士不仅丝毫未动,还都举着刀枪向前了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等宣读圣旨,场面便已经有些控制不住的迹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场的锦衣卫多和李顺祖一样,是由恩荫、世袭而来的勋贵子弟,尤其南司,清水衙门之下都是闲差,整日也就坐坐堂、跑跑差,哪里见识过这等场面。

        锦衣卫之中,不乏有穿着一身青红黄各色华丽锦服,却瑟瑟发抖,不断往人群中间拥挤的无胆鼠辈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还算好的,李顺祖在人群中抽了抽鼻子,竟是闻到了些许的腥臊之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人吓尿了?

        还锦衣卫,就这?

        受不了这种气息的李顺祖,赶紧捏着鼻子扒开人群,往最外围挤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闻到新鲜空气,李顺祖呼出口气,总算舒服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车天翔也终于展开圣旨的庐山真面目,开始逐字逐句的宣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
        蓟辽督师袁崇焕付托不效,专恃欺隐,甚寒朕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以市米则资盗,以谋款则斩帅,纵敌长驱,顿兵不战,援兵四集,尽行遣散,及兵薄城下,又潜携喇嘛,坚请入城。

        种种罪恶,悉命锦衣卫查办,刑部会官磔示。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,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。今止流其妻妾,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,余俱释不问。

        钦此!”

        消息一出,关宁军将士随即大哗。

        火药桶被引爆,肃杀之气顿时弥散,喧闹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狗屁圣旨,爷们儿来京城是勤王的,不是来受罪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子在城外和建奴玩命,好容易打退了进攻,如今好处没看着,皇帝却派你们来兴师问罪,是何道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答应好的粮饷没了,现在就连督师也要被抓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仗他娘的谁爱打谁打,爷们不伺候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干不了了!

        不干了!

        数万关宁军人潮汹汹,更有不少人站在高处,举着战刀振臂呼喊。

        锦衣卫们瑟缩成一团,有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,随时都有被吞没的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上一章有个很严重的漏洞,历史上的李世忠这个时候年纪太大了,所以都换成他儿子李顺祖,不影响后续剧情,感谢左路通吃书友的及时指出!


  (https://www.read888.cc/chapter/2290/2290396/116212475.html)


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:www.read888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read888.cc